當東北季風開始吹拂的時候,海水溫度明顯開始下降,正是台灣北部地區各種魚類開始肥碩的時候。為了過冬,各種魚類都開始拼命覓食,身上積蓄大量脂肪,一方面抵禦寒冬低溫,二方面準備與冬季洶湧的海浪搏鬥,三方面也為來年春天,繁殖期開始作預備。這個時候的魚,明顯的比夏天的魚來的美味,不僅肉厚脂多,身型也漸趨圓滾結實。這兩期的文章,分別將介紹冬季來臨時,兩種最美味的生魚片要角:基隆的紅甘以及旗魚。
紅甘魚,大家一定不會陌生,中文標準名稱杜氏鰤,學名Seriola dumerili,不但是美味的高級食用魚種,也是船釣、磯釣客為之喜愛的目標魚類。小至一兩斤的紅甘筍仔,大至六七十斤的火車級大物,全都是身型結實兼力大無窮,體力充沛的傢伙。其實除了杜氏鰤之外,還有另外一種紅甘偶而也會在基隆魚市上驚鴻一撇,這種紅甘,市場裡面稱為「扁甘」或是「柴甘」,體色稍深,身型稍側扁,最大的特徵是背鰭第一二軟條較為延長,形成一個較尖銳的內凹,這一種中文標準名稱叫做長鰭鰤,學名Seriola rivoliana,兩種魚其實是一種溫帶一種熱帶,杜氏鰤較屬溫帶型,長鰭鰤較南方型,棲息的水域喜溫度較高。不過兩種魚吃起來口感都差不多,除非是超級老饕客,恐怕很難吃出其中差別,扁甘肉質較脆較爽口,脂肪含量稍少;而紅甘稍軟身,但是含脂量高,入口較肥腴。講到這裡,不知道聰明的讀者看出差異性來了沒有?影響口感的關鍵還是水溫!
對餐廳而言,紅甘已經是普遍的食材,因為現在台灣跟大陸進口的養殖貨都很多,活魚更多,只要餐廳有蓄養池,不難搞上幾尾養在店裡以招攬食客。養殖紅甘跟野生紅甘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差別所在,連吃都不用吃。養殖紅甘體色較黑較暗沉,野生紅甘一身小魚鱗都閃著彩虹似的粉紅光澤,體色鮮亮得多;最容易辨認的是尾部,養殖紅甘因為生活在箱網裡,擁擠過度,尾端末梢是平圓的內折狀,野生紅甘縱橫四海,尾鰭末梢尖挺外開,非常有精神的樣子。大家只要多花一點時間仔細觀察一下,不難發現其中差異。品味上野生魚肉質結實,有自然的清甜香味,養殖魚肉質較軟,香味也不足,較差的魚貨,有時還會有飼料味呢!
關於紅甘的處理,一般日本料理店跟基隆當地的在地功夫有一點不一樣,日本料理餐廳大都去皮切塊,處理成「銀皮造」的方式出菜,基隆當地的海鮮餐廳,揉和了日本的「湯霜」法,把魚皮燙過再浸冰水,切塊後連皮端出上桌,這是地元派的料理方式,各擅勝場也各有風味,冬天的魚,因為皮下脂肪飽滿,我喜歡用在地的燙皮絕活處理,除非您實在不習慣吃魚皮,否則我強烈建議,真的可以仔細品嘗一下它的美味。
首先跟一般魚類處理的程序一樣,去鰓剖腹,將內臟清理乾淨之後,我會先將整尾魚浸泡在大量碎冰水之中,將魚體降溫,事實上很多魚都可以像這樣處理,魚肉緊縮之後會更好吃。冰浸十分鐘之後取出來,先取下魚頭,魚身部分先不分割,燒一壺開水,倒提魚身將熱水從魚尾至魚頭澆淋一遍,如果動作正確,就可以看見魚皮收縮;邊緣翹起的樣子。。淋過以後將魚快速浸入冰水之中,這是防止熱度繼續進入魚身,避免過熟。之後取出用廚房紙巾拭乾魚身水分,再依照正常三枚切的步驟分割魚身,切除腹部邊上肋骨薄膜及中間側骨,就可以切片上桌了。
紅甘魚幾乎全身都可以利用到,魚頭可以煮成火鍋或是味增湯,甚至取完肉的中骨,我們也可以將之切段灑上薄鹽烘烤,最後擠上幾滴檸檬汁,就變成非常美味的下酒小菜。冬天正是品嘗紅甘的季節,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喔!!
我一直想不透所以想直接請教版主:為什麼紅甘跟比目魚的魚鱗需要用刀來削?最後取魚肉時,不還是要把皮割掉呢?
看您片魚的方式真的是一種很實用的藝術
[版主回覆09/11/2008 13:50:35]
注意看喔!我的紅甘生魚片可是連皮吃的喔!魚皮是燙熟的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