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的台灣海峽,多半的日子都在風狂雨驟,東北季風的強烈吹拂之下渡過,只有在季風間歇的短短幾天裡面,陽光才得以露臉。也因為季風鋒面的來襲,台灣海域沿岸的水溫也相對降低,許多魚類趁此季節加緊攝食,大量儲藏能量。一方面為來年春季繁殖期做準備,二方面也為冬季低水溫的來臨,加緊積蓄脂肪,做好越冬的準備。
我們之前提到的旗魚、紅甘皆是如此,今天要介紹的鰆魚,也是一個極典型的例子。聽過鰆魚的人也許不是很多,但是吃過土托魚羹吧?家庭主婦上市場,一定聽過馬加、白腹仔(白北)吧?沒錯!這些都是鰆魚家族的一員,堪稱成員龐大。其實鰆魚屬鯖科,從溫帶到熱帶都有分佈,洄游速度很快,是一種兇猛的掠食性魚類。鯖科魚類全球約有14屬48種,台灣約產14屬20種。台灣沿海常見的約有六種,分別是中華鰆、正鰆、日本馬加鰆、高麗馬加鰆、台灣馬加鰆、棘鰆。
中華鰆(Scomberomorus sinensis)是體型最大的一種,動輒接近兩公尺,七八十公斤以上,俗稱大耳、疏齒、西齒;每年冬天會洄游到台灣東北角乃至淡水河口外海一帶,因為濫捕壓力,現在已經十分罕見。正鰆(Scomberomorus )俗稱土托,,是常見的魚種,市場上看到切一圈一圈在賣的大多是這種,體型比中華鰆略小,但也經常在一公尺以上,體側斑紋是橫紋狀,正港的土托魚羹的原材料就是她啦。日本馬加鰆(Scomberomorus niphonius)是較小型的鰆魚,俗名馬加,馬加剪仔,體型較瘦較細長,但是在盛產季冬天到了的時候,也是非常美味。真正好吃的是下面這兩種:台灣馬加鰆(Scomberomorus guttatus)以及高麗馬加鰆(Scomberomorus koreanus)。台灣馬加鰆又名白腹鰆,俗稱白腹仔,體型較寬較圓身,體側有數十個圓形黑斑, 高麗馬加鰆又名闊腹鰆,俗稱闊腹仔,體型比台灣馬加鰆更圓更闊身,斑點形狀很像但是吻部更圓鈍,這兩種到冬季價格都是一路攀升,中盤批價甚至喊到600元一斤,口袋沒有準備足夠的銀子,一不小心還吃不起呢!最後一種是棘鰆(Acanthocybium solandri),又名竹節鰆,俗稱石喬仔,所謂「石喬仔假土托」,指的就是這個。棘鰆體性較細長嘴較尖,但是體側斑紋跟土托很像,剁去魚頭切圈零賣,不是行家還真不容易分辨。但是因為棘鰆生活水域較熱帶,體蓄的脂肪較少,味道較差,批發價當然差一大截。零售商拿來以假亂真一番,買回家吃起來,跟土托的味道更是差上一大截,坊間還有不少書籍張冠李戴,石喬仔跟土托互相混淆不清呢!
這一類的魚一般家庭大多是切塊抹鹽油煎,算是一道家常美味。但是如果有幸買到剛下船硬挺挺的現流漁獲,特別是白腹鰆或是闊腹鰆,可千萬別切塊油煎喔,太可惜了。切生魚片才是一級棒!冬天的鰆魚肉質鮮美,香味獨具,魚皮的部分用噴燈快速燒烤過,再進入冰水降溫,切塊吃起來有一種細膩、柔軟但是滑溜的口感,紅甘旗魚都沒得比,它有它自己獨特的味道,很難形容,但是絕對讓你一塊接一塊停不下筷子,直到盤底朝天為止。
這次取得的鰆魚因為體型還算不小,所以一部分做鹽烤,做法簡單,灑上細鹽放在烤架上烤熟就好,烤魚不是難事,人人都會,但是專業的料理師傅再烤魚的時候就是手法不一樣,開大火先烤不帶皮的一面,快速封住魚肉裡面的香甜,不讓它滴出太多湯汁,然後離火稍遠,用中火慢慢烤熟內側魚肉,最後再烤魚皮,大火快速烤出略帶焦黃的美麗外觀,擺盤上桌就大功告成囉。
日本也喜歡用帶有甜味的西京味增,加上米酒跟砂糖,充分攪合拌勻之後來醃漬鰆魚,兩三天之後再拿出來,洗淨表面的味增再做燒烤,這是京都地方的最愛,稱為「西京漬」。有機會到日本京都,不要忘記嚐嚐看喔!!
好餓喔~
佩服老闆的專業
連照片都非常的清楚
雖然我們在家裡無法這樣做
但是
光看就是一種’享受喔!
在台北開店嗎?